记得本科时旁听过一次教育心理学,老师找了《放牛班的春天》(Les Choristes)在课上放。那样春风化雨的教育,一定会让每个观众对片中园丁的教育艺术赞叹不已。其实,教育的话题在电影中是比较悠久的。反应正常师生关系的还有《死亡诗社》比较著名,异常题材的也有著名的《教室别恋》等,牵连教育与人性的更有经典大片《四百击》。

相对于上述这些情节性很强,节奏紧凑的电影而言,《课堂风云》(The Class) 必然是闷了不少——两个小时的电影,无不是琐屑的课堂事件、教师会议和家长座谈。而正因如此,它很真实。真实得近乎纪录片。这种欧洲特有风格表现下的电影,也显得清纯、自然,它压根儿就不是拍出来打动人的。

影片里的学生十三四岁,虽然我并没有接触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但在大学里做了四年的助教,各种类型的学生也见了不少。因此,也更能体会到这位老师对某些人特有的宽容和慈爱。我同样厌恶惩罚,但我并不笃信教育是基于爱的。正如片中被遣走的那位同学一样,现实中也实有捣蛋鬼。对待他们,爱的教育似乎失灵了,可是又是否该改换作《四百击》里的少管所呢?

这样的思考把我引向对教育本身的怀疑。教育的本领和意义到底有多大?它是在启发人还是在腐化人?这两天看了不少蔡美儿(Amy Chua)的访谈,我很疑惑:教育是不是人类统治欲的帮凶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