丑八怪 Чучело (1984)

还没看电影前,就意识到这不仅是一部关于儿童的电影了。看完十分感叹,一个孩子,承担了那么多本不属于她自己的过错、指责与攻击,她究竟是怀抱怎样的一种心情呢?

一九八三年,苏联还未解体。从片中可爱孩子胸前的红领巾也可丝丝透露出一股集体主义的味道。在一个爱的年龄,她选择了保护“爱人”的英雄形象;作为一个集体中的一份子,她接受了“叛徒”这个头衔;同时,身为一个深谙舍去之道的老人的孙女,她也悦纳了“丑八怪”的诨名。再加上那张纯得醉人的脸,称之为“圣女”是不为过的。可是,在那样一个大集体的锅炉中,圣女也是无耻的丑八怪,形同异类。

那个组织完备的小群体值得探讨一下。我印象最深的是精明的“铁钉”、还有傻头傻脑的矮个儿女生。这两者过得都很得意。铁钉是领导,享受着政治统治的至高权利,傻女生置身事外,稍稍说些俏皮话,像个小丑。此二者在群体中象征的角色很明显。

或许女孩承认自己是叛徒只是出于爱,而这个集体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待异己的方式就太可怕了。

面对集体的“丑八怪”

子曰:“攻乎异端,斯害也已。”常被解释为“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,祸害就可以消灭了”。我却认为这里的“已”作语气助词用。整句意为“批判那些不同的议论,这是祸害啊!”

在大大的集体里,个体永远是渺小的,被忽略、被压抑。它们只是一堆堆构成整体的部分。同样地,童年在人生发展这个集合里,也仅是个人成长的炮灰,好比老虎借猪——有借无出。

(youtube link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