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留在脑海中的兰波,仍是些细碎的块状记忆。要么是些诗歌的片段,要么是他不羁放纵的故事,要么是《兰波传》前几页里的摄影。死后固然万事空空然,更何况是个百年前的诗人?兰波希望很多东西去死(我觉得),他也真的在我脑中记忆里氤氲着。建模比赛结束后,又草草的看了看《兰波作品全集》(王以培译,2000),想不到在想起的竟是兰波的母亲。

她应该不是穷人,但命苦是毋庸置疑的。一人带着几个孩子,还要不断的处理兰波带来的各种麻烦,最后还要面对他的古怪“指命”(如后来的那些书单)。她一定是个个性很强的女人,甚至能隐然的感觉到她对兰波的威严和冰冷。兰波或许曾是她的骄傲,但随年龄增长的桀骜也定让她寝食难安。不过不难发现,她仍对兰波抱着沉重的希望。兰波的大哥很笨拙,那个可爱的妹妹夭折了,另一个则是虔诚的宗教徒。对这位可怜的母亲而言,兰波是特殊却珍贵的。对她,还能评价什么呢?

当中国的墨汁散发着怡人的芬芳,黑色的香粉轻轻洒落我的夜晚。—-我压低了吊灯的火光,纵身跳上床,猛回头,黑暗中我看见你们,我的女孩!我的皇后!—兰波《地狱一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