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亲与儿子一同在山路上行走(剧照)

这部《步履不停》是日本2008年《电影旬报》评选出的十大佳片之一。相比较众多好莱坞所谓的视觉盛宴,它更像是一碟香浓的小吃。可以说影片就是在播放一部家庭的dv随拍片。

印象最深的是热衷料理的母亲,让我想起了每年回太原时姥姥做饭的画面。料理根本上都是些琐碎的事情:买菜,洗菜,擀面,揉面…最后做出的好吃的饭菜,看似简单,却要花很多功夫。从来我在乎的(大多数人)就是我最爱吃的刀削面,却忽略了餐食中姥姥的心情。有人会觉得这么说很奇怪,饭菜怎么会和心情又关系呢?

我想,料理也是一种语言—通过加工好的食材与食用者的味蕾进行交流。每次我吃面的时候姥姥都会问我好不好吃,现在看来,一碗面中是有她的情绪的—-她知道不能给我其他物质上的满足,能给我最多的就是爱吃的菜肴。做好的饭菜就像信一样,包含着许多言语之外无法表达的感情,这些不是大厨们高超的烹调技艺所能诠释的。

影片中的母亲也是一样,为儿子一家的到来准备着餐食,用刀快速的削着蔬菜,翻动着在煮的牛肉,掰下玉米粒,制成好吃可口的菜肴,还讲述者家中人饮食的喜好,想起来家庭主妇们是伟大的,她们用诚恳的心料理了饮食也料理了家庭生活的许多时光,她们不会觉得自己是默默的—心怀爱和虔诚的人,又怎么会是默默的呢?

还有面目严肃的父亲,片中的他并不讨人喜欢,恪守成规不许别人干涉,不愿意提袋子买菜,斥责小孩子碰坏花草,在合影的时候不开心的走开。俨然是根植于我们心中老父亲的理性形象,一切显得那么刻板。可换个角度想这只是社会的性别支配干扰了父性的表现,仔细看看片中不是也有那些温情的画面么?和小孙子谈话,想念大儿子,透露出那收敛沉郁的父爱。

影片看完,闭上双眼会想那蜿蜒的山路,几年前后,是儿子和母亲、母亲和父亲、儿子的一家人,在山路上徐徐而行,儿子娓娓的道来昭示了生命的延续,伴随着日本郁郁葱葱的花草、绀蓝的海岸线,飞起蝴蝶与片中的那只相呼应,搭配着轻轻的吉他音,存在于心里的会是绵长的爱意,回味无穷。

很多评论者会把这部电影描绘的一天看作是人生的缩影,中间的故事表现儿子的悔恨和人生无常。可我更愿意将它理解为家庭中存在的爱不会停止,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,而曾经的不理解会变成理解,曾经的怨恨会变成宽恕。人,走在一条理解社会化过程的路上,这是艰难的,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消化的。

没有把《步履不停》扯到更远处,虽然可以,却不愿意做。因为它是真诚的,让我踏踏实实的感动了一回,留下的温馨掺杂太多想法就不好了。还有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感动,让我觉得自己离“自己”还不算是太远。